【榜样的力量】梁力建:艺高德尚,大爱铸就中山医魂
编者按:为深入宣传报道我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发现身边党员和职工先进典型,宣传一批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业绩突出、带头服务百姓的优秀代表,今天,我们推出【榜样的力量】第十期《梁力建:艺高德尚,大爱铸就中山医魂》
全国著名肝胆外科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山大学首届资深名医、中国胆道外科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名医百强榜名医、广东羊城好医生、中山大学优秀党员、中山一院最美党员医生、曾任首届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中国区分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副组长。
这一张张鲜活的名片,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就是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梁力建教授,他从医从教近50载,用大爱铸就出闪亮的中山医魂。
一、德技并举、服务病人
梁力建是中山大学外科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后曾到贵州边远山区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锤炼意志,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不久就被当地任命为医院的副院长。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医”之梦,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治疗,梁力建重返中山一院,在王成恩、王吉甫、陈国锐、曹绣虎等国内顶级外科教授的指导和培养下,逐渐成为我国肝胆外科著名教授和名家,历任肝胆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大外科及外科教研室秘书、副主任、主任,现在还担任教研室主任的工作。
▲年轻时的梁力建
50年来,梁力建始终保持火一般的热情,坚持奋战在外科临床的第一线。无论医疗及行政工作如何繁重,他都始终坚持病人至上原则。亲自看病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坚持节假日查房,是他的常态。
他全年满负荷工作,年临床医疗工作时间50周以上,每周坚持教授查房和科室病例讨论,参与制定每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年门诊量平均达1200人次,年手术例数平均达200多例,均为大、特大、困难手术,包括肝脏巨大肿瘤或困难部位肿瘤的肝切除术,胆道复杂结石、高位胆道损伤修复手术,合并血管切除重建的胆管癌根治术,合并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等。
他经常参与省内、外的会诊,获得业界同行的充分认可和患者的广泛好评。他坚持三级医疗查房制度、术前多学科MDT讨论制度、危重病人优先处理制度,严格把好医疗关,确实保障我院全国一流的医疗质量,和众多专家一道为我院普通外科位居全国第七位做出了贡献。
不久前,梁力建还获得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共同发起和授予的中国胆道外科杰出贡献奖。
▲梁力建荣获中国胆道外科杰出贡献奖
他常说,细节决定手术的成败,因此无论是富人或穷人、干部或群众,他都一视同仁、尽职尽责。他处处关心病人,宁可自己多做点,也尽量为病人节省开支。
二、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工作
梁力建坚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他坚信科研是医疗、教学的先导,而围绕临床问题开展研究则是科研之本,不仅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可以直接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病人。
他已经主持完成了广东省科委重点基金、广东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金、广州市科委基金等十余项课题,并参与完成了多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先后在国内外的中、英文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文章18篇。作为主编出版著作8部,参编著作10部。
曾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广东省高教厅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要参与国家教委一等奖1项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鉴于他优异的科研成绩,他曾被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等18家杂志聘为副总主编及编委。
三、教书育人、桃李满园
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也是医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梁力建历任外科教学秘书、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分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现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外科临床本科生理论、见习、实习工作,以及研究生教学、教育工作等。
▲手术台上的梁力建
由于外科学实践性强,分阶段、跨度时间长,教学难度大,梁力建从担任教学秘书开始,就全心投入教学工作,在外科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坚持课前由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教学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进度,构思有效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分阶段定期检查、评估,将外科教学安排井井有条。为做好教学管理,做好示范,他三个学年脱产带教,连续参加6届的毕业生毕业考试培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培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研究生19人,协助培养博士生9人。对研究生,他既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又关心爱护、悉心教导、帮助提携,他爱学习、勤思考、敢于实践的品质感染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其大部分学生都已成为中山一院及其它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肝胆外科的领军人物或中坚骨干。
四、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外科教学水平
梁力建强调外科学教学中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结合实践提出了规范化教学的改革,有效地提高外科学教学效果。此教学成果于1993年获省高教厅教学成果二等奖,随后外科学教学课程于1995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为我校首批。外科学教研室还获得“全国精品课程”、“全国优秀教学团队”等。他还多次参加指导实习医生的全国临床技能大赛,成绩卓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梁力建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必将成为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有效载体,将成为未来教学的基本工具。因此,他认真制定教学改革计划,重视计算机多媒体组合教学,积极筹集资金、组织攻关。
▲梁力建作为导师代表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言
在他组织领导下,中山一院外科在全校内率先建立了一间CAI教学科室,并完成了外科教研室网络系统,配备了一套近20个自行制作的外科学电子计算机多媒体组合教学课件,现已应用于临床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曾获中山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山大学医学类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高教厅教学奖二等奖,以及中山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中外科学网络课程2006年获广东省医药类教学媒体教材评比三等奖,外科学WebCT教学网络课程2009年获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第五届优秀电教教材(网络课程)三等奖。
他主编的“肝脏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由卫生部教材办公室评审通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在2000年公开出版发行,该课件获得2000年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软件二等奖,以及教育部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颁发的首届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三等奖。主编的《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专科院校规划教材)于200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另外,梁力建还主持10余项教育改革项目,同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亲自参与和组织编写教学论文14篇(已正式发表7篇)。
因梁力建在教学上的突出贡献,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01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02年获中山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2008年获广东省第三届教学名师,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11年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梁力建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医生、好教师、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悬壶济世,德高技精,事事、处处、时时都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为我们树立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来源:外科六支部